日前,國際標準化組織鋼絲繩委員會(ISO/TC105)秘書處正式落戶無錫江陰法爾勝泓昇集團。“這在無錫標準化戰略史上又是一次重大突破。”法爾勝泓昇集團總裁周江表示。
早在2007年10月,國際標準化組織/紡織品技術委員會(ISO/TC38)國際秘書處正式落戶江蘇陽光集團,這是國內首家承擔國際標準秘書處工作的企業,標志著中國紡織業在更高層面參與國際競爭與分工。
憑借標準之力,無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強,無錫在國際上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國際標準化組織秘書長阿蘭·布萊登、國際電工委員會副主席弗蘭克·凱贊迪德斯先后訪問無錫時,由衷盛贊了無錫在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和國際標準研制方面的完美開端,并且期望無錫企業在國際標準化的舞臺上有更精彩的表現。
在國內,無錫的標準戰績同樣不俗:先后有21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會、工作組秘書處落戶無錫;全市3年來累計參與制定、修訂國家、行業標準710項,企業數和標準數分別是3年前的3倍和9倍,無錫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運用標準為知識產權助力成為企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選準突破口無錫質監部門圍繞新能源、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找到標準化工作新的突破點和著力點,讓標準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崛起中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無錫企業通過大幅度提高國家標準中的技術指標,通過標準指標的提高,使企業的技術創新利益最大化。同時,由專利保護的先進生產技術方案(已成為企業標準)的授權轉讓和許可,讓企業迅速站上了真正意義上的行業龍頭地位和技術的領軍地位。百川公司在標準上運作的成功,為科技創新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傳統產業的生命力開辟綠色發展之路。
無錫新區傳感網研發應用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光伏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技術和產值居世界首位。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傳感網絡研究小組首屆大會上,無錫研發團隊代表中國提出了整個傳感網體系架構、產業演進路線、協議站架構等,獲得了一致通過;目前傳感網絡國際標準有5項,無錫參與了3項,其中有1項由無錫牽頭,而在10項國家標準中,無錫參與9項、牽頭3項。
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開展太陽能電池標準制修訂和專門研究的民營企業,2005年12月,該公司成為第一個在紐約股票交易市場成功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在新興光伏產業形成了“尚德效應”:以自主核心技術為支撐,通過建立完善的企業技術標準體系(包括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形成相關產業的配套,加快主導產品的快速復制和規模擴張,帶動了全國太陽能產業的興起。2011年上半年,尚德公司標準化工作主要包括主持參與了兩項國際標準的申請制定,1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和1項地方標準的制定,提出3項國家標準制定申請,作為贊助方承辦并參加了2011年IEC/TC82年會,完成了3項企業標準的備案和更新工作。尚德太陽能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76億元,利稅3億元,銷售量達到1.58GW,排名世界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