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更好的用法律去規范約束之外,我覺得另一方面,應要求主流手機制造廠商回收原有手機充電器,并根據手機銷售量支付相應比例的環保費用,或許能從一定程度上遏制廠商們由利益驅動而不斷重復制造的行為。
“我們現在市面上的手機,即使是同一個品牌,所采用的充電器、電池都不是統一的”, 北京市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談到:“之所以弄這么多的不同規格、不同標準,實際上就是廠商們想從配件制造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如果統一了,充電器市場消耗量將大為減少,其利潤必然降低。不僅僅是手機,我國大部分電子產品的充電器以及電池都存在此現象,如此鋪張的資源浪費,正以驚人的速度破壞著我們的生存環境。或許你只要數數自己現在有幾個手機充電器就能感受到這種重復制造帶給人的心痛和無奈。對于既存事實,除了更好的用法律去規范約束之外,我覺得另一方面,應要求主流手機制造廠商回收原有手機充電器,并根據手機銷售量支付相應比例的環保費用,或許能從一定程度上遏制廠商們由利益驅動而不斷重復制造的行為。”
北京市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徐祖哲
談到統一手機充電器標準未來有望被寫入手機入網許可的相關政策,手機充電器或將成為手機銷售時的可選配件問題時,徐祖哲表示:“這不僅僅只是某一個職能部門的事,人大、政協、環保部門、更多的社會組織和有識之士都應參與進來,促成我國現有電子商品市場的充電器、電池等配件早日規范統一標準、督促生產廠商照章執行,這也正響應了目前國家提倡低碳經濟的要求,確是件利在千秋的好事。”
相關鏈接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已超過6億。假設平均每個用戶三年更換一次手機,每年會有至少2億部手機被淘汰。這意味著我國每年大約會有4億塊手機電池(按1部手機配2塊電池計算)和2億個充電器被廢棄,要浪費大量的銅、汞、鎘、鋅、鉛、鉻、氯、銨等,而這些大都是不可再生資源。電池、充電器的大量廢棄,造成的人力、物力資源浪費也不可估量。
環保專家早就指出,在目前我國還缺乏完善的電子垃圾回收機制的情況下,手機充電器、電池往往被隨意丟棄,充電器、電池里面的銅、鋁、錳、汞、鋅、鉻、塑料、電解質等可能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廢棄電池中的這些有害物質(尤其是重金屬)經過長期機械磨損和腐蝕,會逐漸泄漏,進入土壤和水源,并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食物鏈進入人體,在某些器官中積蓄造成慢性中毒。資料顯示,一塊手機電池的污染量相當于100塊普通干電池,可嚴重污染約60萬升水,這相當于1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按每塊電池100元、每個充電器50元計算,廢棄電池、充電器每年浪費500億元。
